姚安縣各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服務公司:
為全面******農村局關于轉發云南省2025年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現向縣內外公開遴選姚安縣2025年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服務主體,現就相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項目簡介
(一)作業時間:2025年4月至2025年10月
(二)實施環節:水稻“耕”“種”“收”三個環節;玉米“耕”環節,承擔單環節項目任務的服務主體原則上不少于3家。
(三)補助標準和方式:
1.補助標準:預計項目總計劃補助服務面積23600畝,補助資金72萬元,其中:預計水稻機耕作業1500畝,每畝預計補助30元;水稻機插作業預計1000畝,每畝預計補助30元;水稻機收作業預計1300畝,每畝預計補助30元;玉米機耕作業預計20000畝,每畝預計補助30元。如后期第二批資金和績效下達,服務面積或補助資金(元/畝)再作微調整。
2.補助方式:采取先服務后補助的方式。服務任務完成后,實施主體提出申請,提交有關資料,經有關部門驗收審核無異后向服務主體兌付補助資金。
(四)補助對象: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
(五)作業地點:全縣9個鄉鎮 77個村委會。
(六)質量標準:
1.水稻“耕”環節服務標準:旋耕深度15-20cm,耕深度變異系數≤15%,碎土率>;80%,漏耕率<1%,達到“平、齊、松、碎”。
2.水稻“種”環節服務標準:插秧深度1.5-2cm,每穴3-4株,相對均勻度≥85%;漏插率≤5%,傷秧率≤4%;保持行距和株距的一致性,不漏插、不鉤秧。
3.水稻“收”環節服務標準:(1)用收割機一次完成水稻的收割、脫粒、莖稈分離、谷粒清選等作業。(2)水稻谷粒90%變金黃色、穗枝也變黃色時,就進入收獲時期,應在6-10天內完成收獲。(3)收割干凈、不漏割。分段收割損失應小于1%,聯合收割總損失率小于2.5%,破碎率小于1%。(4)割茬高度要符合當地農藝要求。(5)分段收割割下的作物鋪放整齊、位置正確。(6)聯合收割莖稈應收集成堆或切成一定長度均勻撒在田中,穎殼應均勻吹落田中。
4.玉米“耕”環節服務標準:旋耕深度15-20cm,耕深度變異系數≤15%,碎土率>;80%,漏耕率<1%,達到“平、齊、松、碎”。
二、遴選條件
(一)依法在市場監管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登記注冊,具有農業社會化服務實踐經驗,原則上從事社會化服務兩年以上。
(二)擁有與其服務業務范圍、服務能力相匹配的專業農業機械設備、技術人員以及其他基礎條件,優先支持安裝農機監測傳感器的服務主體承擔項目。
(三)在農民群眾中享有良好的信譽,所提供的服務在質量和價格方面受到服務對象的普遍認可。
(四)自覺接受農業社會化服務行業管理部門的監督。
三、遴選程序
******人民政府網站向社會發布社會化服務組織遴選公告。
******農村局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報名,再在省級智慧監管平臺填報和提交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登記申請表,************農村局)。
******農村局通過集體研究或專家評審等形式,公平公正遴選服務主體。
******人民政府網站公示專欄進行公開公示不少于5個工作日。
******農村局在省級智慧監管平臺上傳遴選公告、評審會議佐證材料和結果公示材料,將承擔項目的服務主體納入省級智慧監管平臺名錄管理。
四、申報材料清單
(一)服務主體全國機構統一信用代碼證或依法登記注冊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二)服務主體法人身份證(復印件);
******銀行開戶許可(復印件);
(四)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申報主體機械設備及農機手情況統計表(附件1);
(五)服務主體承諾書(附件2);
(六)姚安縣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安全生產責任書(附件3)。
五、相關要求
遴選的服務作業主體全部納入云南省農業社會化服務智慧監管平臺,服務主體必須******農村局作業監管,服從調度。原則上各服務組織至少有5%的任務面積完成情況要通過北斗終端等信息化監測手段上傳作業軌跡。農機駕駛員有相關證件,持證上崗,嚴格按照機械調試標準進行規范操作,根據作業任務按時按點開展作業服務,上傳及提供相關作業照片等,確保作業環節到位。服務主體不得將承擔的 項目任務再行轉包,對其自營土地的作業不得納入補助范圍;服務主體之間不得通過相互提供交叉作業服務獲得補助資金。要突出服務小農戶,服務小農戶的補助資金或面積占比應高于60%,嚴格按照一定比例降費標準讓利給小農戶。
申報時限:本次申報工作截至2025年4月30日,逾期視為自動放棄。
咨詢電話:姚安縣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 0878-******。
特此公告。
附件:1.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申報主體機械設備及農機手情況統計表
2.服務主體承諾書
3.姚安縣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安全生產責任書
******農村局
2025年4月25日
為全面******農村局關于轉發云南省2025年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現向縣內外公開遴選姚安縣2025年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服務主體,現就相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項目簡介
(一)作業時間:2025年4月至2025年10月
(二)實施環節:水稻“耕”“種”“收”三個環節;玉米“耕”環節,承擔單環節項目任務的服務主體原則上不少于3家。
(三)補助標準和方式:
1.補助標準:預計項目總計劃補助服務面積23600畝,補助資金72萬元,其中:預計水稻機耕作業1500畝,每畝預計補助30元;水稻機插作業預計1000畝,每畝預計補助30元;水稻機收作業預計1300畝,每畝預計補助30元;玉米機耕作業預計20000畝,每畝預計補助30元。如后期第二批資金和績效下達,服務面積或補助資金(元/畝)再作微調整。
2.補助方式:采取先服務后補助的方式。服務任務完成后,實施主體提出申請,提交有關資料,經有關部門驗收審核無異后向服務主體兌付補助資金。
(四)補助對象: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
(五)作業地點:全縣9個鄉鎮 77個村委會。
(六)質量標準:
1.水稻“耕”環節服務標準:旋耕深度15-20cm,耕深度變異系數≤15%,碎土率>;80%,漏耕率<1%,達到“平、齊、松、碎”。
2.水稻“種”環節服務標準:插秧深度1.5-2cm,每穴3-4株,相對均勻度≥85%;漏插率≤5%,傷秧率≤4%;保持行距和株距的一致性,不漏插、不鉤秧。
3.水稻“收”環節服務標準:(1)用收割機一次完成水稻的收割、脫粒、莖稈分離、谷粒清選等作業。(2)水稻谷粒90%變金黃色、穗枝也變黃色時,就進入收獲時期,應在6-10天內完成收獲。(3)收割干凈、不漏割。分段收割損失應小于1%,聯合收割總損失率小于2.5%,破碎率小于1%。(4)割茬高度要符合當地農藝要求。(5)分段收割割下的作物鋪放整齊、位置正確。(6)聯合收割莖稈應收集成堆或切成一定長度均勻撒在田中,穎殼應均勻吹落田中。
4.玉米“耕”環節服務標準:旋耕深度15-20cm,耕深度變異系數≤15%,碎土率>;80%,漏耕率<1%,達到“平、齊、松、碎”。
二、遴選條件
(一)依法在市場監管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登記注冊,具有農業社會化服務實踐經驗,原則上從事社會化服務兩年以上。
(二)擁有與其服務業務范圍、服務能力相匹配的專業農業機械設備、技術人員以及其他基礎條件,優先支持安裝農機監測傳感器的服務主體承擔項目。
(三)在農民群眾中享有良好的信譽,所提供的服務在質量和價格方面受到服務對象的普遍認可。
(四)自覺接受農業社會化服務行業管理部門的監督。
三、遴選程序
******人民政府網站向社會發布社會化服務組織遴選公告。
******農村局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報名,再在省級智慧監管平臺填報和提交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登記申請表,************農村局)。
******農村局通過集體研究或專家評審等形式,公平公正遴選服務主體。
******人民政府網站公示專欄進行公開公示不少于5個工作日。
******農村局在省級智慧監管平臺上傳遴選公告、評審會議佐證材料和結果公示材料,將承擔項目的服務主體納入省級智慧監管平臺名錄管理。
四、申報材料清單
(一)服務主體全國機構統一信用代碼證或依法登記注冊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二)服務主體法人身份證(復印件);
******銀行開戶許可(復印件);
(四)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申報主體機械設備及農機手情況統計表(附件1);
(五)服務主體承諾書(附件2);
(六)姚安縣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安全生產責任書(附件3)。
五、相關要求
遴選的服務作業主體全部納入云南省農業社會化服務智慧監管平臺,服務主體必須******農村局作業監管,服從調度。原則上各服務組織至少有5%的任務面積完成情況要通過北斗終端等信息化監測手段上傳作業軌跡。農機駕駛員有相關證件,持證上崗,嚴格按照機械調試標準進行規范操作,根據作業任務按時按點開展作業服務,上傳及提供相關作業照片等,確保作業環節到位。服務主體不得將承擔的 項目任務再行轉包,對其自營土地的作業不得納入補助范圍;服務主體之間不得通過相互提供交叉作業服務獲得補助資金。要突出服務小農戶,服務小農戶的補助資金或面積占比應高于60%,嚴格按照一定比例降費標準讓利給小農戶。
申報時限:本次申報工作截至2025年4月30日,逾期視為自動放棄。
咨詢電話:姚安縣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 0878-******。
特此公告。
附件:1.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申報主體機械設備及農機手情況統計表
2.服務主體承諾書
3.姚安縣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安全生產責任書
******農村局
2025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