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盧氏縣根據國家相關精神和省、市具體要求,按照“政府推動、試點先行、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原則,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宣傳引導,加快試點建設,補齊設施短板,在建立垃圾分類全鏈條治理體系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為確保垃圾分類工作的有序開展,盧氏縣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各部門職責,并多次召開動員會和推進會。該縣印發了《盧氏縣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估細則及考評事項》《盧氏縣2023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升實施方案》及督查通報,進一步強化長效運行機制,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同時,強化考核機制,堅持日檢查、月考核、群眾滿意度調查等評分制度,強化問效機制,針對日常檢查發現的問題和群眾反饋的問題,及時采取跟蹤整改和回頭看的辦法,確保分類試點工作有序運行。
在基礎建設方面,盧氏縣投入300余萬元,全面提升城區和鄉鎮的垃圾分類設施。在城區,更換四分類收集容器720個,高標準設置四分類垃圾亭11組,安裝太陽能環保型分類箱63個,其中20個做垃圾分類專用宣傳板面。同時,在126個住宅小區分別投放10組智能四分類設施,2座垃圾四分類中心屋,26組四分類垃圾亭,458個普通四分類垃圾桶,試點小區擴至38個。保證試點小區分類設施具備“六個有”標準,由督導員引導居民進行日常垃圾分類投放。此外,按照“大類粗分,就地減量”的原則,采用“二類二次分揀法”在19個鄉鎮打造28個“試點村”,投放分類設施,實現以點帶面、逐步擴展的效果。
在分類治理和收運管理方面,每天分時段對城區300余家餐飲店及13所學校實行上門收集服務;嚴厲打擊違規傾倒以及未經許可從事餐廚垃圾收運處置的行為,堅持做到“邊宣傳、邊普及、邊執法”,有效鞏固商戶分類意識。
在資源利用方面,盧氏縣投資4.3億元的“三廠聯建”項目建成投用后,將其他生活垃圾進行入場焚燒處理、餐廚垃圾提煉油脂、建筑垃圾入場制磚,真正實現了進廠是垃圾,出廠是產品的效能,實現了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利。該縣還建設可回收和有毒有害暫存網點各1座,待積累達到一定量后,交由資質企業回收處理。此外,打造垃圾分類宣教中心1座,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提高居民的分類意識。
為了擴大宣傳效果,盧氏縣積極開展“八進”宣傳活動,根據不同場所、不同對象,多措并舉開展宣傳引導活動。同時,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周”活動,累計開展宣傳引導活動362次,發放宣傳單8.7萬余份,發布宣傳信息100余條,懸掛橫幅1068條,發放環保袋9280個。此外,該縣還開設垃圾分類教學課堂20節,開展教育活動572次,參與師生4萬余人次,學校覆蓋率100%,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
2023年,盧氏縣垃圾資源再生中心共焚燒處理生活垃圾4.9萬噸,產生400度4兆帕熱蒸汽10.78萬噸;處理餐廚垃圾2900噸,提取成品油脂10噸;處理建筑垃圾14萬噸,生產各類再生磚266.28萬塊,生產建筑骨料9000噸。試點小區方面,對13個小區進行檢查考核34次,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116次,出動人員852人次,入戶宣傳6289戶,兌換積分66799分,投放分類垃圾6617余次。此外,全年收集可回收垃圾36.78噸、廚余垃圾19.891噸、有毒有害0.10419噸、其他垃圾156.7噸。
下一步,盧氏縣將繼續加強指導培訓和宣傳創新,提高居民的分類投放意識。同時,將繼續強化試點引領,打造更多示范小區,并積極爭取資金完成全縣垃圾分類體系建設。此外,該縣還將堅持高位規劃,加快內外循環,提高建筑垃圾再生資源利用能力和蒸汽發電利用效率,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