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關于發布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指南的公告》(原環保部公告2017年第72號)和《泉州市生態環境局 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于加強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管理的通知》(泉環保〔2020〕94號)等相關法律法規文件。現將該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情況予以公示。
一、項目概況
******中學新校區(高中部)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峰尾鎮奎璧村東西二路北側,地塊面積88023平方米,地塊現狀主要為農田、荒地、兩處住宅、十八處************中學新校區(高中部),目前地塊尚未開工建設,地塊現有建筑物尚未拆除。調查地塊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8.926240°、北緯25.116737°,西側為荒地、農田、西宅村、奎璧村,北側為荒地、樹林、農田,南側為東坑村、莊厝村、農田,東側為農田、荒地、樹林、西亭村。
二、調查內容
按照《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査技術導則》(H25.1-2019)等要求,開展資料收集、現場踏勘、人員訪談及現場快篩等工作,并編寫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
三、調查結論
******中學新校區(高中部)用地面積為88023平方米,本次調查期******小學用地,本地塊未涉及工礦用途、規模化養殖、有毒有害物質儲存與輸送。
(2)根據現場踏勘結果,地塊內無工業企業存在,無污染源,未發現污染痕跡。
(3)通過XRF和PID對現場人為可到達區域的土壤進行了快速篩查,篩查結果顯示土壤樣品中的砷、鎘、銅、鉛、汞、鎳均不超過《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第一類用地篩選限值,總鉻、鋅均未超過《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和管控值(試行)》(DB 4403/T67-2020)中第一類用地篩選值,上述評價結果為全部達標。另,地塊內土壤的總揮發性有機物檢測值范圍在0.177~0.392μmol/mol,與對照點差異值不大,檢測數值總體較小。對地塊內水池地表水進行監測,六價鉻、總汞、總砷、銅、鋅、鎘、鉛、鎳均不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 )。
(4)通過歷史衛星影像和人員訪談了解到地塊區域在2000年之前、2000至2020年為農田、荒地、十余處墳墓、一處水池;2021年為農田、荒地、兩處鐵皮房、約二十余處墳墓、一處水池;2022年為農田、荒地、一處住宅、三處鐵皮房、約二十余處墳墓、一處水池;2023年至今為農田、荒地、兩處住宅、十八處鐵皮房、約二十余處墳墓、一處水池;歷史上不涉及環境污染事故、危險廢物堆放和傾倒、填埋等。
(5)地塊未使用污水灌溉;根據訪談結果情況進行匯總分析,本地************居民區和村莊。
(6)地塊及相鄰地塊歷史上未開展過土壤及地下水監測。
(7)地塊上未開展過污泥堆肥活動。
綜上所述,調查地塊不屬于污染地塊,地塊內、地塊周邊當前和歷史上均************小學用地開發利用。??
自公告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