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道S354線清新太和至三坑段改建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技術評估意見等,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我局擬對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批準決定。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將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7-8至2025-7-14(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我局反映。
******服務中心市生態環境局窗口,郵編:511500
聯系電話:******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及有關利害關系人可對我局擬作出的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名稱: | 省道S354線清新太和至三坑段改建工程 |
建設單位: | ******事務中心 |
建設地點: | 清遠市清新區,路線呈東西走向,起點接城西大道-工業大道路口,經過太和鎮、山塘鎮、太平鎮龍灣工業園、花清產業基地、盈富工業園、三坑鎮,終點接入清四公路楓坑路口 |
環評機構: | ******有限公司 |
項目概況: | 路線全長23.221千米,其中改造路段0.9千米,新建路段22.321千米。路基寬度33.5米,雙向6車道,采用一級公路兼城市道路技術標準,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全線共設橋梁3337米/10座,其中大橋3087米/6座,中小橋250米/4座,涵洞42道,主要平交口5處。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一、地表水:施工場地設置應盡量遠離地表******居民農污處理設施處理。營運期的橋面徑流設置收集系統并引至橋下排水溝。 二、廢氣:加強施工揚塵污染防治,施工期垃圾、渣土、砂石等運輸車輛實行密閉式運輸;落實施工現場圍蔽、設置沖洗設施、道路硬化等防塵措施,有效控制大氣環境影響。 ******居民點,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采取先進的施工工藝,選用低噪聲設備,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在臨近聲環境敏感目標施工時,應采取有效降噪措施,減少施工噪聲影響。全線分路段采用低噪聲路面等措施降低噪聲源強。經過聲環境敏感目標路段,分情況采取降噪措施,確保運營期聲環境質量達標后不惡化。加強沿線聲環境敏感目標噪聲影響跟蹤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及時增補和完善降噪措施。 四、固體廢物:及時清運、妥善處理施工期間產生的各類固體廢棄物,建筑垃圾實行源頭減量、分類收集,提高回用率,盡量減少工程棄渣量,不能回用的及時清運至棄渣場。生活垃圾經定點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危險廢物的污染防治須嚴格執行國家和省關于危險廢物管理的規定,送有資質的單位處理處置。 五、土壤及地下水:落實好防滲措施后,在正常情況下******居民用水安全,對地下水質的環境影響可以接受;采取源頭控制、過程防控等措施后,可以將項目對土壤環境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六、環境風險:落實環境風險防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等各項措施。施工期采取防撞、防泄漏等措施防范各類環境污染風險。加強危險化學品運輸和管理。設置橋面徑流收集系統及事故應急池。制定應急預案,加強應急聯動,保障環境安全。 |
公眾參與情況: | 該項目報告書編制階段采取網絡公示、報紙公示、張貼公示等方式開展了公眾參與工作。我局在受理公告期間未收到公眾反饋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