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西安市藍田縣生態環境局擬對4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審批意見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5月9日-2025年5月15日(5個工作日)。
聯系電話:029-******傳真:029-******
通訊地址:西安市藍田縣藍水路24號(710500)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要求聽證。
擬批準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建設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公眾參與情況 |
1 | 藍田縣流峪河受損河道修復工程 | 藍田縣的九間房鎮、灞源鎮的流峪河流域內 | 藍田縣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執法局 | 項目位于藍田縣的九間房鎮、灞源鎮的流峪河流域內,新建河道岸堤修復工程27.45km;水土流失治理工程401.01hm2;土地綜合整治工程85.64hm2。項目總投資5540.35萬元,其中環保投資20.1萬元。 | 1、廢氣:施工期間嚴格按照《西安市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7年)》及市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和減排要求,在規定情形下停止相關施工活動,確保廠界揚塵符合《施工場界揚塵排放限值》(DB61/1078-2017)要求,非道路移動機械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2、廢水:施工人員生活污水依托周邊村民現有的污水設施。同時在施工期要確保河水水質不受影響。 3、噪聲:施工應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和空間布局,選用低噪聲設備,設置移動式圍擋、加裝減振機座等措施,確保施工場界噪聲符合《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要求,有效降低對聲環境敏感點的影響。 4、固廢:工程開挖土方均用于回填,無工程棄渣。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 5、生態:嚴格落實《報告表》提出的各項生態保護措施,在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植被恢復,確保生態系統功能不下降。 | 報告表類項目,未展開公眾意見調查。 |
2 | ******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項目 | 藍田縣規劃一路1號三元科技創新園C9棟 | ******有限公司 | 項目位于藍田縣規劃一路1號三元科技創新園C9棟 ,總建筑面積3083平方米,購置高壓鑄造自動化單元、數控加工中心、三坐標檢測機、空壓機等設備,配套水、電、環保等相關附屬設施。項目建成投產后,年生產凸輪軸承蓋/座30萬件約2000t。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35.1萬元。 | 1、廢氣:項目熔化爐上方設置集氣罩并設軟簾,壓鑄機上設置移動式集氣罩,熔化壓鑄廢氣收集后經靜電油霧處理器+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15m排氣筒DA001排放;拋丸、打磨廢氣收集后經布袋除塵處理后通過15m排氣筒DA002排放。排放滿足《鑄造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9726-2020)、《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2020年修訂版)》中鑄造行業B級企業及《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要求。 2、廢水:項目無生產廢水排放。生活污水排入創新園現有化糞池處理后通過市政污水管網排入藍田工業園(洩湖鎮)污水處理廠。廢水排放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和《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B級標準。 3、噪聲:選用低噪聲設備、合理布局、基礎減振、廠房隔聲等降噪措施,確保廠界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要求。 4、固廢:廢包裝材料收集后外售物資回收單位;鋁屑、除塵設備收塵灰集中收集后外售綜合利用;澆冒口、不合格品集中收集后回用于熔煉工序;鋁渣、廢液壓油、廢切削液、廢含油抹布和手套等危險廢物分類收集后暫存于危廢貯存庫內,定期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后交環衛部門清運。 | 報告表類項目,未展開公眾意見調查。 |
3 | 藍田縣九間房鎮蕎麥生養區土地綜合整治工程 | 藍田縣九間房鎮政府以南,九間房村、大寨村、峪口村、桐花溝村4個村交匯處 | 藍田縣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執法局 | 項目位于藍田縣九間房鎮政府以南,九間房村、大寨村、峪口村、桐花溝村4個村交匯處,工程主要包括河道岸堤修復工程、新增林地工程、林地提質改造工程、土地綜合整治工程及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項目總投資1638.3萬元,其中環保投資413.1萬元。 | 1、廢氣:施工期間嚴格按照《西安市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7年)》及市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和減排要求,在規定情形下停止相關施工活動,確保廠界揚塵符合《施工場界揚塵排放限值》(DB61/1078-2017)要求。加強對施工機械、車輛的維護保養,減少尾氣對環境的影響。 2、廢水:施工人員生活污水依托附近租賃民宅化糞池,定期清掏做農肥使用。同時在施工期要確保河水水質不受影響。 3、噪聲:施工應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和空間布局,選用低噪聲設備,設置移動式圍擋、加裝減振機座等措施,確保施工場界噪聲符合《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要求,有效降低對聲環境敏感點的影響。 ******管理局統一調配運往藍田縣前衛鎮布村建筑垃圾消納場處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后交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置。 5、生態:嚴格落實《報告表》提出的各項生態保護措施,在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植被恢復,確保生態系統功能不下降。 | |
4 | 五金零部件生產制造項目 | 藍田縣華胥鎮西北家具工業園紅河二路10號 | ******有限公司 | ******有限公司的現有廠房,建筑面積約為1200m2,主要建設焊接區、機械加工區、表面處理區、成品堆放區和原料堆放區,建成后年產焊接型五金件3000套、電器箱和電氣柜1500套。項目總投資45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64.6萬元。 | ******有限公司)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最終排入藍田縣第二污水處理廠處理。廢水排放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和《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B級標準。 2、廢氣:項目焊接煙塵經移動式焊接煙塵凈化器處理后在廠房內無組織排放;激光打標粉塵經移動式煙塵凈化器處理后在廠房內無組織排放;噴砂及人工打磨廢氣經集氣罩收集后由防爆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15m高的排氣筒(DA001)排放;膩子打磨廢氣經密閉打磨室(上抽風下送風)收集后由袋式除塵器處理后通過15m高的排氣筒(DA002)排放;噴漆及烘干廢氣、沖洗噴槍頭廢氣和膩子烘干廢氣經密閉噴漆房(上抽風下送風)負壓收集后經干式紙盒過濾+活性炭吸附濃縮-脫附-催化燃燒裝置處理后通過15m高的排氣筒(DA003)排放;滿足《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標準》(DB61/T1061-2017)、《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37822-2019)及《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2020年修訂版)》(環辦大氣函〔2020〕340號)第三十九工業涂裝中涉及金屬制品制造業B級指標的排放限值要求。 3、噪聲:選用低噪聲設備,合理布局、基礎減振、隔聲、軟連接等降噪措施,確保廠界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要求。 4、固廢:廢包裝袋、廢邊角料、不合格產品、焊渣、廢無紡布及砂紙和廢水性漆桶收集后暫存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暫存區后外售物資回收公司處理;廢催化劑定期交給廠家定期回收更換。廢機油、廢清洗劑、廢油桶、廢油漆及溶劑桶、廢切削液、廢活性炭和廢含油棉紗手套等暫存于危廢貯存庫定期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理。生活垃圾經分類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