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煙火升騰,位于高新區梧桐辦事處轄區月桂路、金梭路段的便民臨時疏導點逐漸熱鬧起來,各色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商家的吆喝聲、游人的歡笑聲此起彼伏……人氣興旺、生意紅火、經營有序,這樣的良好發展態勢得益于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規范占道經營的治理路徑。2025年,市城管局突出“我們的城市叫鄭州”城市治理主題,圍繞“56573”工作思路中的統籌“六個推進”,積極推進占道經營治理,以黨建引領為牽引,通過城市管理“721”工作法,采取“堵疏結合、逐步規范”的方式,常態化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治理,營造干凈整潔、秩序井然、美麗宜居的省會城市風貌。
黨建領航構建共治格局
日前,市城市管理執法支隊召開2025年黨建引領基層網格化治理工作推進會,要求各網格組長要主動融入社區,借力局系統下沉力量,聚焦水電氣暖、占道經營、違建管控、垃圾分類等12類民生問題,做到“問題在一線發現、矛盾在一線化解、服務在一線延伸”。面對占道經營的治理難題,市城市管理執法支隊聯動高新區城市管理執法大隊、派駐執法中隊、社區網格員、物業、黨員及居民代表成立臨時黨支部,創新采取“集思廣益、商販自治、體驗執法”工作方式,按照“走訪調查、合理規劃、四有四定、規范經營、商販自治、執法保障”六步驟,在不影響道路通行和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劃設了便民臨時疏導點,用于引導流動商販規范化、自治經營,形成了以黨建為引領、以網格聯動為抓手、以全體黨員為先鋒的工作模式,形成了解決流動商販占道經營問題的新模式。
疏堵結合托起民生溫度
劃設便民疏導點并非易事,需要通盤考慮。市區兩級城市管理執法人員聯合社區網格員、物業、黨員及居民代表,通過實地查看、走訪調研的方式,詳細了解了流動商販、周邊商鋪的經營意愿,廣泛聽取了商販以及居民的意見建議,多次召開現場會,集思廣益為“整治”占道經營想辦法。臨時黨支部綜合平衡和考量各方訴求,提出在合適區域設置臨時攤位的建議,引導流動商販集中在一起規范經營,從源頭治理違規占道經營行為,從而達到市民需求有回應、擺攤設點有著落、市容秩序有保障的多方共贏局面。然而,面對居民投訴多發、攤販數量眾多、擺攤點位零散的多重壓力以及攤販“去了又來”等復雜問題,治理占道經營不能一味去“堵”,還要從為民、便民角度出發,做好“疏”的文章。鄭州市城市管理執法支隊、高新區城市管理部和梧桐辦事處立足既要有效解決攤販售賣場地問題,又要優化城市管理秩序,明確以“疏”“堵”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理。同時,考慮到群眾需求、環境衛生、交通安全、公共安全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在梧桐辦事處轄區月桂路、金梭路等區域陸續設置了12處便民臨時疏導點,用于流動商販長期經營,為流動商販安了“新家”。
商販自治構建長效機制
便民臨時疏導點成功劃設后,既要實現對臨時攤位的長效治理,又要解決流動商販引起的噪聲、油煙、道路通行問題,發揮好商販的主人翁意識尤為重要。為進一步提升管理效能,按照“堅持發動和依靠群眾,引導商販來服務商販、引導商販自己的事情自己來辦”的原則,在臨時黨支部的組織下,便民臨時疏導點組建了商販自治聯盟,實施“商販自治”的長效治理模式,有效激發了商販主觀能動性,提高聯盟的自治能力。同時,和諧的市場環境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作為保障,商販們不僅自發簽訂了《規范經營承諾書》等行為約定,還通過內部機制籌集資金,用于提升經營條件、改善衛生狀況等,實現了自我提升與管理的良性循環。臨時黨支部還要求商販必須做到“四定”“四有”和“四不”,不僅對商販進入臨時攤位設置了準入門檻,更提升了商販自律意識,違規經營現象明顯減少。
志愿活動煥發文明新風
通過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臨時黨支部發動流動商販積極參與志愿活動,成立流動商販志愿服務隊,讓他們成為一支流動的網格隊伍、城市管理的“前哨兵”,加大對占道經營違規行為的勸導力度。市區兩級執法人員充分利用“721”工作法開展人性化執法,通過開展“商販協助管理”“體驗城管執法”等公益活動,讓違規商販參與到城市管理中,增進商販與執法人員之間的感情,既保障了轄區的環境秩序,又避免因執法方式簡單粗暴引發群眾不滿,有效解決了商販占道經營問題,便民臨時疏導點實現了“科學管理、溫情服務、有序經營”的總體目標。“城市管理不是‘一刀切’,而是要在規范秩序與保障民生之間找到平衡點。”市城管局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將持續深化‘黨建+城市治理’模式,讓煙火與文明同行,為鄭州建設中心城市注入更強動能。”如今的鄭州,街道整潔有序與市井煙火相得益彰,城市管理的“黨旗紅”與百姓生活的“幸福味”交相輝映,一幅魅力、內涵、氣質的現代化都市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