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審議,我局擬于近日內批準《燒結瓦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現就項目環評相關情況予以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向我局來信來電進行反映。
聯系地址:常德市市民之家? 郵編:415000
聯系電話:******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名稱 | 燒結瓦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 |
建設地點 | 湖南省常德市澧縣如東鎮楊家垱村 |
建設單位 | ******有限公司 |
環評機構 | ******有限公司 |
項目概況 | 本項目不新增產能,僅對現有工程燒結瓦生產區進行改造,改造內容為將燒結瓦生產區現有2條隧道窯燒結瓦生產線改造為2條輥道窯燒結瓦生產線,將現有一段間歇式固定床煤氣發生爐技術改造為一臺直徑3.2米兩段式煤氣發生爐,并對現有車間及相關配套智能改造。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施工期污染防治。工程易產塵的施工活動采取濕法作業,施工區實行封閉圍擋并設置噴霧系統。采取密閉運輸、苫蓋、灑水抑塵、車輛及路面清洗等措施,強化施工期揚塵污染防治。采用低振動、低噪聲施工設備,在************居民。固體廢物應依法分類妥善處置。 2、廢水:除塵廢水、脫硫廢水依托現有工程已建成的循環水池循環使用,不外排。煤氣發生爐產生含酚廢水經新建酚水池沉淀過濾后,利用煤氣發生爐自帶余熱換熱器和飽和塔蒸發,不外排。純水制備廢水與經沉淀后的初期雨水,作為生產用水回用于生產,不外排。 3、廢氣:現有窯爐煙氣處理設施采用“SNCR脫硝+水噴淋除塵+鈣鈉雙堿法濕式脫硫”,技改工程實施后,新增一座脫硫塔,處理工藝為鈣鈉雙堿法濕式脫硫,改造后全廠窯爐煙氣經“SNCR脫硝+水噴淋除塵+兩級鈣鈉雙堿法濕式脫硫”處理,達到湖南省《工業爐窯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43/3082-2024)表4中磚瓦工業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同時滿足《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9620-2013)表2中人工干燥及焙燒標準限值,尾氣通過現有45m煙囪高空排放。 破碎、攪拌、成型等工序應在全封閉車間內進行,產塵點應設置集氣罩,并配備除塵設施。對廠區內原材料堆棚四周設置防風抑塵網,高度不低于堆存物料高度的1.1倍,并對堆放的物料進行覆蓋。建設單位應加強對廠區無組織粉塵控制措施,加強廠區綠化、定期對廠區原輔材料、成品裝卸區、成品堆場等無組織粉塵集中產生區域進行灑水抑塵,廠界處無組織排放的顆粒物應滿足《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9620-2013)排放標準限值。 4、噪聲:優選低噪聲設備,高噪聲設備采取隔聲、消聲、減振等降噪措施,并加強設備的維護保養,確保廠界噪聲排放不超過《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表1中2類限值。 5、固廢:改造后的兩段式煤氣發生爐應配備電捕焦和高效間冷器等焦油分離捕集設施,對煤氣發生爐煤氣制備過程中產生的焦油進行分離收集后,作為危險廢物,暫存依托現有危險廢物暫存間,定期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置,貯存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 6、環境風險:完善企業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及時修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加強應急培訓與演練,做好清潔生產工作,強化廢氣應急處理等措施。新建273立方米初期雨水收集池、新建350立方米事故廢水應急收集池平時應處于空置狀態,確保事故狀態時廢水、廢氣能得到有效控制。 7、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本次技術改造不新增產能,項目通過更新主體設備、完善污染防治設施等措施,能夠做到節能、降耗和不新增污染物排放。核定該項目總量控制指標為二氧化硫43.8噸/年,氮氧化物12.5噸/年。 |